0493: 底層邏輯 書摘心得分享

底層邏輯 書摘心得分享

底層邏輯一入眼就很喜歡,很有中國傳統商管書的調調,站在高點將商場現實用白話說明。更特別的是,作者因為數學系的背景,所以擅長用圖表將自身的管點整理起來。接觸此書時剛好與這個階段的人生與工作上的專案有些碰撞,故與大家分享我的書摘心得。

看事情的三種觀點

翻攝:底層邏輯 by 劉潤

心得:有些時候,和某些人,講道理,是沒有用的。

###

一件事情出現不好的結果時,責怪、埋怨、後悔都是無用的,它們改變不了結果。

如果自己有所損失,只能怪自己,也只有自己才能改變事情最終的結果。

心得:有時候想成事,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或自己的團隊。

###

三層智慧

在人生中,博弈是第三層智慧,定力是第二層智慧,選擇是第一層智慧。

翻攝:底層邏輯 by 劉潤

成功博弈的心態 - 共贏和感激。

作者認為:要嘛共贏,要嘛不幹。

感激呢?每到一個新階段,都要感激上一個階段幫助過我們的人,尤其是那些在最艱難的時候還願意信任我們的人。

定力,也就是Amazon創始人Jeff Bezos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的:"It'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." 長遠的利益,而不是短期的股票收益,他會持續推動Amazon著名的「飛輪」運轉:

商品價格降低→更多的顧客→更多的賣家→更大的銷售規模→供應鏈會得到優化→商品價格進一步降低→更多的顧客……

心得:選擇 - 人生常常沒有後悔藥…

###

「為什麼+觀點」這個句式,就是一支「注射器」
把謠言放在「為什麼」後面,是傳播謠言的最佳方法。
「為什麼吃韭菜可以治癌症?」

狡猾的人,用這個句型注射別人。愚蠢的人,卻用這個句型注射自己。

心得:看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注射器這個比喻很奇怪,但看完後,又漸漸的接受了它…

###

關於辯論

  • 辯論的目的,不是說服對方,而是說服觀眾。

  • 從規則設定上來說,對方就是不可被說服的。他可以輸,但是不可被說服,所以,不要試圖說服對方。

  • 辯論雙方幾乎從不會真正地正面辯論,他們只是在不斷地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
偷換概念 = 重新定義概念 = 糾正對方的概念。

  • 你會發現,對方其實沒有和你「辯論」,他只是巧妙地重新定義了「題目」,然後表述了在這個定義下為什麼你是錯的。那麼,你應該怎麼辦?繼續重新定義。

  • 一場你來我往的辯論賽,其實雙方從來沒有真正地辯論過,他們只是透過不斷地重新定義一個概念的方式,表達著自己,影響著觀眾。

  • 一個真正的辯手,他需要的是瞬間反應的智慧,是「基於邏輯的急智」。

  • 讓辯手去演講,他通常也講不好。因為他擁有的是10秒內的謀劃能力,反而不具備兩小時內的謀劃能力。這也是為什麼相聲演員拍電影大都顯得比較笨拙。因為他們的「包袱」,在時間更長的電影裡,不是顯得可笑,而是顯得滑稽。
心得:大guy與看完「全明星辯論會」時的心情有些重疊…

###

洞察本質的方法

  1. 拋棄經驗,不要輕易下結論,懷著空杯心態去看問題。
  2. 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,得出結論,最後做出調整。
  3. 不要被利益、立場左右,要就事論事。
###
構成系統的五種模組
翻攝:底層邏輯 by 劉潤

不滿的存量

「不滿」這種情緒,就像「浴缸」裡的水一樣,是一種「存量」。吵架的小事,就像「浴缸」的水龍頭,會產生「不滿」的情緒,增加「不滿」的「流入量」。越來越多的「不滿」流入「浴缸」,就會增加「不滿」的存量。

只看到「流入量」的男孩,會以為女朋友居然因為「一件小事」和自己分手。而能看到「存量」的男孩,就會懂得用「流出量」來減少「不滿」的存量。比如,時不時送個禮物、陪女朋友逛街,精心安排紀念日等等,這就是用「流量」來管理「存量」。

增強迴路

以微信來說,用戶數量越多,對其他用戶就越有價值;越有價值,用戶數量就越多。如此不斷增強,這就是騰訊社交的正向增強迴路。

幾千年來,人們給增強迴路導致的大起大落現象起了無數的名字,宗教學家叫它Matthew effect,經濟學家稱它「贏家通吃」,金融專家叫它Compound Interest,網路公司叫它Exponential growth...

一家公司的CEO最主要的工作,就是踩下業績的「增強迴路」,鬆開問題的「調節迴路」。

滯後效應

填志願的時候,諮詢機構告訴你「國際金融專業是熱門」。於是,你報了國際金融專業。然而大學畢業時你才發現,最熱門的是人工智慧,而國際金融專業畢業的很多學生找工作很難。是諮詢機構騙了你嗎?不是。是因為在你上大學的這四年裡,商業世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。

滯後效應,讓在空間維度上已經很複雜的系統,又增加了時間維度上的複雜性。它會讓原因和結果在時空上遠離,從而誤導你的判斷。

心得:很精彩又有些繁瑣的一章。

機率思維

機率思維是你要心平氣和地承認,就算你做對了所有事情,你成功的機率也不高,比如在今天的網路行業,成功的機率可能只有約5%;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,再思考應該用什麼方式提高成功的機率。

透過把握時代提高12%;透過選對戰略,再提高5%;透過設計好組織結構又提高2%;做好管理,提高1%。綜合計算,你的成功機率一共提高了20%,加上原來的5%,成功機率就變成了25%。

有25%的機率獲得成功,已經希望很大了,但是依然有75%的機率會失敗,怎麼辦?那就不接受失敗,再來一次。如果你曾連續創業四次,每次成功的機率是25%的話,那麼四次裡面有一次成功就是比較大機率的事件了。

想達到100%的成功機率呢?對不起,這個世界上沒有100%的成功機率,所有人想要做成事,都需要一點點運氣。我們經常說「正確的事情,要重複做」,這其實就是機率論的通俗表述。

###

微積分

理解了微積分,你看問題的眼光,就會從靜態變為動態。從努力到能力,到成績,到賞識,是有一個過程的,有一個積分的效應。

生活中有很多人,在開始努力的第一天,就會抱怨:「我今天這麼努力,老闆為什麼不賞識我?」他忘了,想要得到領導的賞識,還需要一個積分的效應。

努力的時候,都希望大家瞬間認可,而出了問題後,卻不去想幾個月之前的懈怠。這是很多人都容易走進的思維誤區。

心得:另一方面,有時候是很難懂得老闆的明白…

###

怎麼才能建立信任呢?

第一,你要找到那些能夠建立信任的夥伴。有些人,你是永遠都無法和他達成共贏的,這樣的人你就要遠離。

第二,你要主動釋放值得信任的信號。你要先讓別人知道你是值得信任的人,這樣,想要與你達成共贏的人才會來找到你。

心得:光認清「有些人是無法和他達成共贏的」就是很重要的認知…

###


###

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,是獲得能力的能力。這是一種超能力,就像你去找阿拉丁神燈,神燈問你有什麼願望,你說:「我的願望是再要三個願望。」

###

人脈

關於人脈,你需要記住一句話:人脈,不是那些能夠幫到你的人,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。

站在「時間軸」上看,你要離開的並不是那些「爛人爛事」,而是要離開曾經那個不斷遇到「爛人爛事」的自己。讓自己發生改變,你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好人。

心得:我發現我好像沒有認真的累績過人脈…不過我是用心的對待我身邊的每個人。

###

人生交往關係


心得:我能找的到十個願意借我錢的人嗎?

###

如何達到有效溝通?讓對方:知道→真的知道→作到。

心得:這個過程雖然只有幾個字,但到最後一哩路真的不容易…。

###

信用的重要性


心得:年紀越大,越覺得信用這個資產真的得來不易…。

###

在看了這本書的前幾章後,我就趁著雙11特價買了底層邏輯二,至於獲得怎麼樣的心得,請見下篇分享…。

留言